繁体

老人「即將離開」的前幾天,會跟身邊人說這些話,要有心理準備-

  • 29 July 2024 Mon |
  •   生活百科 |
  •   ✉ 檢舉

老人「即將離開」的前幾天,會跟身邊人說這些話,要有心理準備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每個人,都逃不過「生老病死」的定律。

不該離開的時候,我們要堅強地活著。

而該離開的時候,我們不得不走。

離開,對於無數人而言,都是難以接受的。

特別是在長輩即將離開的時候,我們都悲傷萬分,不願意相信「天人兩隔」的現實。

所以,長輩跟我們說什麼話,我們都聽不進去,一直沉浸在悲傷當中,無法自拔。

這,其實是不好的做法。

長輩差不多離開了,我們就該把悲傷的情緒隱藏起來,好好聽他們說了什麼話,有什麼吩咐,讓他們感覺到兒孫後代聽進去了,自然也就無憾了。

比如說長輩吩咐子孫後代要好好讀書,你就拉著身邊的孩子點頭答應,長輩看到你和孩子都如此懂事,走也走得安心了。

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:「人之將死,其言也善。

鳥之將死,其言也哀。

人差不多歸去之前,總會把自己的真心話說出來,這是他們對於人生最後的選擇。

當然,也是最為「真誠」的選擇。

一般來說,老人跟你說了這些話,說明他即將離去,兒女要做好心理準備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老人「即將離開」的前幾天,會跟身邊人說這些話,要有心理準備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一、臥病在床的長輩,跟你說起「家鄉」的事兒。

村頭有一位老人,他在離開的前幾天,就一直跟身邊的兒女說「家鄉」的事兒,還說希望回到家鄉看一看,怕以後沒有機會了。

遺憾的是,這位老人沒有回到家鄉,就在異鄉離開了。

有心理專家研究過,人之思鄉的感情,會隨著年齡的增長,而愈發變得濃烈起來。

到了人生的最後一關時,人們基本就想回到故鄉了。

這,就是世人常說的「落葉歸根」。

在外漂泊多年的旅客,終究不是外面的人。

回到家鄉才離開,才算對得起祖輩,才算滿足了自己的心愿,不至於離開後,連家都不知道在何方。

一般來說,老人不會輕易說家鄉的事兒,時不時說一說,問題也不大。

如果他經常談及,身體也不好,那就證明時日無多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老人「即將離開」的前幾天,會跟身邊人說這些話,要有心理準備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二、臥病在床的長輩,跟你說「真心話」了。

曾仕強教授說過,一個人,無論他平生怎麼作惡多端,到老的那一天,也會像小孩子一樣,說出自己的真心話。

這是「性本善」的最終體現。

即將歸去的老人,為什麼肯說真心話呢?

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走到生命的盡頭了,說不說真心話,對自己的影響也不大了。

既然如此,還不如把真心話說出來,讓身邊人都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。

比如說,某些老人會把以往的真相說出來;比如說,某些長輩會把自己以往所做過的事兒,一點不漏地說出來,以求警醒子孫後代。

有一位「算計」了一輩子的老人,臨終的前幾天,就在床邊感慨,一輩子鬥來鬥去,到處算計,又有什麼用呢?

也帶不走啊。

還不如安安穩穩,平平淡淡就好。

越是有所經歷的人,越會告誡兒孫要平平淡淡做人。

也許,這是他們最後的感悟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老人「即將離開」的前幾天,會跟身邊人說這些話,要有心理準備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三、臥病在床的長輩,跟你說「奇怪」的話。

所謂「人若反常必有鬼,事若反常必有妖。

無論是人,還是事兒,都該往正常的方向發展。

如果有一天,它不往正常的方向發展,而是出現了奇怪的情況,就證明有問題了。

有這麼一個案例。

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晚上,年邁的張大爺就坐在客廳的椅子上,特別安靜。

兒子看到父親在椅子上坐著,就問他冷不冷,要不要再拿一條被子。

張大爺看到了兒子,就拉著他,跟他促膝長談到了大半夜,不僅說了以往的事兒,還談到七大姑八姨,甚至還說了自己的心愿......話題比較雜亂,但都以念舊為主。

過了半夜,兒子回屋睡覺了,張大爺也回到房間入睡了。

醒來後,兒子發現,父親在床上安詳地離開了,沒有絲毫痛苦的表情。

那一刻,他才徹底明白,父親跟他說的那一番話,算是父親最後的遺言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老人「即將離開」的前幾天,會跟身邊人說這些話,要有心理準備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寫到最後

人,臨走前的每一番話,都跟以往不一樣,但都以這三點為主,要麼是吩咐後事的話,要麼是說出真相的話,要麼是念舊的話。

吩咐後事,這很好理解,就是「人之將死」最好的體現。

而說出真相,則是曾仕強教授所提到的「良心最後審判」下的選擇。

而念舊的話,那就更有意思了。

有些老人會經常夢到故去的親人,有些老人會把離開了很久的故人說給孩子聽。

雖然孩子不知道他們在說誰,但孩子知道,父母老了,念舊也無可厚非。

說實話,人在臨終的前一刻,才是最念舊的。

因為,他們的腦海中,浮現出了故去的人的樣子。

而這些故人,讓他們回想起年少之時,那稚嫩的自己......

人生,僅此而已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Top